ppp良好实践

PPP良好实践

【PPP良好实践分享——乡村振兴篇】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时间:2021-03-09 23:49:16   作者:   浏览次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

2014年12月,全国第一个规范性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试点项目—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恨虎坝中型灌区创新机制试点项目正式落地生根。按照招商评选办法,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选社会资本负责项目实施。2015年1月正式开工,2015年3月30日完工验收,2015年4月30日工程正式全面投入运营。“陆良项目”是对PPP模式在公益性较强的农田水利领域第一次尝试。通过“陆良项目”的尝试,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丰富了PPP模式运用于准公益性以及公益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元谋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元谋县政府授权元谋县水务局作为项目实施机构,通过公司招标的方式,由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作为中标社会资本和元谋县政府以PPP方式合作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于2016年2月29进入全国PPP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1.4万亩,涉及元谋县老城乡、元马镇、黄瓜园镇和平田乡4个乡镇16个村委会110个自然村,受益用水户1.33万户约6.67万人。项目主体工程通过引用麻柳、丙间2座水库为供水水源,建成取水、输水、配水、田间管网等四大工程,铺设输水主管32.33公里、干管156.58公里、配水分干管266.2公里、支管345.33公里,并配套建设自动化、信息化设施及田间滴灌等设施,安装智能计量设施4933套,实现了24小时田间自来水。

3.项目股权结构

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PPP项目,是云南省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示范项目,被列为国家财政部第三批PPP全国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30778.52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2012.56万元 (中央、省级财政补助9012.56万元,县财政投资30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9.03%;引入的民营社会资本大禹节水集团投资14695.96万元,农户自筹自建田间工程投资407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0.79%。项目以PPP模式运作,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 模式,合作期22 年。

二、经验做法

1.加速完善农业“水网”、“信息网”基础建设

(1)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打造农业水网“高速公路”

项目建设取水口两座(位于麻柳、丙间水库);输水工程从水库供水的输水主管、输水干管;配水工程包括分干管、配水支管、辅管;配以智能计量设施、滴灌设施等,形成了覆盖项目区的从水源到田间的“引、输、配、灌”集成的“水网”体系。

(2)建设信息化网络体系,塑造水网“神经单元”

项目区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是以实现项目区智能化控制、信息互通为目的,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无线传感技术于一体,精确计算作物用水量、肥量、药量,监测土壤墒情、天气变化、管道安全运行等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将监测结果传递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根据设定值、报警反馈、数据分析结果控制电动阀的开关,同时将信息传送至手机终端,用户可以远程操作。

2.稳步推进“服务网”,激活农业生产要素

针对项目区农业水权不明晰、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用水合作组织缺位、重建轻管、综合效益难以长效发挥等突出问题,项目紧抓农业生产要素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服务网”建设,向产业链纵深延伸,激发改革参与者的内生动力。

(1)社会资本参与的建设和运营机制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引入龙头企业牵头的社会资本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共建项目公司,以“使用者付费+政府补助”作为项目回报机制;由项目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及运营,构建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考核。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媒的群众参与机制

项目区内用水对象多为小农户,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造成服务成本高、组织管理难等问题。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公司”的合作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原则,组建元谋县大型灌区用水专业合作社,吸收项目区1.33万用水户为社员,创新合作社股权、产权、水权“三权”改革模式。合作社受项目公司委托负责项目区内“水网”和“信息网”管理维护及田间灌溉,以及对用水户进行农技农艺、培训等服务。合作社的建立,实现了小农户到项目公司的链接,为项目公司的运营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3)“三级”工程管护机制

项目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由“水库管理所+项目公司+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用水户”负责管理,实行三级管护模式。其中,水库管理所负责项目区取水和用水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含水库);项目公司负责从水库取水设施至田间末级量水设施前的管道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组织用水户负责田间末级量水设施以后的,由受益农户自投自建设施设备的管理和养护。

(4)风险分担与保障机制

根据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各自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担项目的风险。社会资本承担投资、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市场、管理、成本等风险,政府承担法律、政策、征地、社会稳定、监管等风险。同时建立风险预警和保障机制。根据枯水年和丰水年用水量等变化情况,建立了政府缺口补助机制。

3.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节水长效机制

以改革为牵引,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思路,围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水权分配、水权交易、水价形成、节水奖励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推行农业水权分配

像“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区将农业灌溉水权分配到户,扭转农业灌溉“大锅水”到“商品水”,真正做到“定额供水、计量收费、梯级计价、节约有奖、超用加价、水权可流转”。

(2)水权交易

经县级水务局授权,供水管理单位设立水权交易平台,实行水权转让。项目区各用水户定额以内的节余水量,用水户之间可自行进行水权转让交易;交易不出去的节约水量由政府回购并奖励;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需在供水管理单位进行登记后交易。

新增用水大户、跨行业用水户用水交易需经项目区用水户代表、供水管理单位同意并报县水务局备案。土地发生流转经营的,流转双方应就灌溉用水水权流转进行协商后,办理用水权流转手续。

(3)推进农业水价建立

实行精准计量、按方收费。以“水网”、“信息网”为抓手,通过水量精准计量控制,实现“按方收费”,将水权量化到水价中体现,并进一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

(4)实行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

在逐步逐级提高农业水价的同时,通过实施现代节水农业“三网”建设,将实际灌溉定额由582m³/亩以上降到353m³/亩以下,水价虽然有所提高,但农民用水量减少,实际灌溉支出没有增加,并能获得相应的节水奖励和服务,更重要的由于供水得到了保障,农户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灌溉成本不增加,真正尝到节水农业的“甜头”,由“被动节水”变为“主动节水”。

三、元谋项目的亮点成效

项目实施得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社会效益

本项目以改革为牵引,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思路,在区域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促进农村返乡劳动力创业就业,减速带动本区域的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返乡劳动力创业就业实现“双薪”、“多薪”收入。当地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平均3个月务工最低可增收6300元,最高可达2.5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快速带动贫困户脱贫超过1000户。二是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元谋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随着村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当地的人居环境等也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房子越建越好、道路硬化面积越来越大、环境卫生越来越靓丽;元谋县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受到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三是促进了贫困户加速脱贫。四是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实现了“四省、两增、两提高”。

(1)“四省”:通过本项目实施,在项目区达到“省水”、“省肥”、“省时”、“省工”的良好效果。据调查统计,项目区11.4 万亩年均节水量2158万m³,节水率为48.6%。项目区节肥节药率达到30%以上,在增产的同时有效防控了农业面源污染。项目区实现24h实时刷卡供水,并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手机、电脑)实现远程操控、无人值守,项目区平均劳动用工由4.5人/亩降低为2人/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两增”:一是“亩均增产”。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蔬菜等作物单产实现显著提高。项目实施之前,平均亩产番茄仅为7665.6公斤;项目实施后,平均亩产番茄可达9521.3公斤,增产率达24.2%。二是“农户增收”。现代节水农业“三网”的应用,将原有只能种植玉米、马铃薯的“低产田”变成可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高产田”,产量、品质双重提高,实现了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在地租方面也能够获得红利,户均租地收入在2000元以上。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近24万亩,土地流转金最高达5000元/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8%以上。

(3)“两提高”:提高了项目区的供水保证率和全民节水意识。通过“水网、信息网、服务网”的建设和科学运行调度,灌区内灌溉供水实现了全覆盖,灌溉保证率达90%以上。同时,通过精准计量、按方收费、节奖超罚和全方位服务等多重措施,让农户用上了“明白水、放心水”,灌区群众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3.生态效益

项目有效地缓解灌区水资源分配不均、控制地下水超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和促进水土生态良性循环。使用节水喷灌后,农业灌溉用水得到保证,对改善生态环境,平衡水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项目通过灌溉、田间道路、节水措施、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相结合,将生态综合治理与村庄绿化美化相结合,将发展经济与促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相结合,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转自财政部PPP中心

上一条:2021年公私伙伴关系最佳实践国际研讨会
下一条:【PPP良好实践分享——乡村振兴篇】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